- 郑韩故城
- 在河南新郑县城关附近双洎河(古称洧水)与黄水交汇处。
春秋战国时为郑国和韩国的都城所在地,因称郑韩故城。
公元前230年韩被秦灭。
郑、韩在此建都长达五百多年。
解放后在此进行大面积的考古勘查,初步查清了故城概貌。
故城平面极不规则,周长19公里。
中部有隔墙,将故城分为东西两城。
大部分城墙尚存,最高处达18米。
西城中部有一座小城,应是当时的宫城。
宫城西北有大片夯上建筑基础,发现有一处地下室,室内有五眼井。
东城内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。
铸铜作坊遗址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,制骨作坊遗址面积7千平方米,战国时的铸铁作坊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。
曾在此清理出一座熔铁炉和两个烘范窑,出土大批铁器和陶范,此外还有制陶、制玉作坊遗址。
东城内的一个战国兵器坑,出土铜兵器一百八十多件,多数有铭文。
城内外发现六处墓地,出土一批青铜器、玉器等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